发布日期:2022-05-20
梁启超是新会茶坑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其人品、人格、精神都影响着后世,特别是其勤勉持家、洁身自立的做人风范,时至今日仍具华彩。
梁启超曾任政府司法总长、财政总长等要职,他心无旁欲,身居高位而无贪念、手握大权而无私心。面对官位、金钱的诱惑,梁启超践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1915年8月,梁启超撰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旗帜鲜明地反对变更国体、恢复帝制,袁世凯察觉后,以为梁父祝寿为名,派人给梁送来20万元银票,以收买梁启超,目的要梁启超不要发表那文章。梁启超知来者目的,十分气愤,当即把银票退回,并说:“我宁选逃亡生活,也不会受此污浊空气。”
梁启超践行洁身自修、正本慎独的原则,认为“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正是这种淡泊名利、摒除私欲的人生观,使梁启超在官场上保持了本性,抵挡住了诱惑。他把人生的意义定义为,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受,只要能维持生命便够了;而患难困苦则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对当下的党员干部,仍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梁启超在生活上始终坚持勤俭二字,并以“寒士家风”教育子女,要以 “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不要追求、看重物质生活。他认为,人不能因物质的贫乏而气馁,也不能因物质的丰富而安逸,“人生惟常常受苦乃不觉苦,不致为苦所窘耳”。这种以“磨炼人格”为核心的“寒士家风”使梁家儿女们从小养成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习惯。其九名子女没有从父亲的社会关系中获取过一官半职,没有从父亲的光环中取得一点经济利益。他的儿女在美国留学,多数是通过半工半读来完成的。
可以说,梁启超先生“心无旁欲、洁身自修、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在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