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0
编者按
党向民(1922-2009),陕西合阳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六纵队,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963年,先后任新会县县长、中共新会县委第一书记,其间还担任过佛山地区副专员,中共佛山、江门、肇庆地委常委、副书记等职务。1963年5月后,先后担任中共惠阳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常委,中央文化部负责人(副部级),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等职务。
党向民同志的一生,是奉献人民的一生。他在新会十二年,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改天换地,使新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县,给新会人民带来荣誉和幸福。
▲1963年的党向民同志
新会『四变』的领头人
1954年6月,根据党的总路线和省委对发展农业的指示精神,在新会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党向民向全县人民提出了“四变”的号召,即“稻田变谷仓,河流变鱼塘,荒山变果林,农村变花园”。同年7月,他担任县委第一书记,带领全县人民以“四变”为目标,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新新会的进军号。
在稻田变谷仓方面,全县抓紧“四改、两多、两消灭”,将全县48万多亩挣稿、5万多亩单造田改为双造,良种覆盖面达90%,全县共新建和修建大小水利工程9800宗。在河流变鱼塘方面,全县通过将不需要通航的河涌堵塞起来变成鱼塘,以及在部分需要通航的河流,安装活动闸门和渔网养鱼。在荒山变果林方面,全县基本上绿化了荒山。在农村变花园方面,大力开展爱国卫生、美化植树和修路三项运动,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在新会“四变”建设中,党向民身兼统帅、先锋官、宣传员、战斗员等多重角色,他亲自抓选育良种,亲自搞水稻丰产试验田,亲自组织和参与圭峰山的开发建设,亲自带领林业干部到江会路搞美化植树示范路段,亲自总结推广了建立专业队和种子田选育良种、农地“立体生产”等经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1958年,新会“四变”初步实现,与1953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06%和31%;水稻平均亩产增长56.76%;上调给国家的粮食增加97.1%;生猪生产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接近1倍的增长。
新会“四变”的辉煌成就,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1957年2月,新会县被表彰为广东省1956年度丰产县。1957年12月,党向民在中共广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题为《新会在“四变”中》的汇报,受到省委的表扬,并将其发言稿印发全省,随后又在新会召开全省现场会议。其后,新会被特邀出席全国城市规划座谈会;会城镇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多快好省建设新会县城》一书在全国发行;12月,新会县人委的代表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获颁国务院奖状。
在此前后,《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纷纷报道新会的成就,称赞新会是“珠江口岸的一面红旗”,新会县也被誉为广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匹骏马”之首。经过“四变”实践,不仅促进了新会工农业和城乡建设以及绿化工作等全面进步,广大干部群众还受到了锻炼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新会后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958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会人民多快好省建县城》《城市建设学会城》的报道
半个世纪割舍不了的新会情结
2003年1月3日,年逾80岁的原县委第一书记党向民从云南省回到新会参观,带着浓厚的乡情,他先后到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参观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及纪念广场、葵博园以及小鸟天堂、古兜山等地。
对新会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变化,党向民感慨万千地说:“1998年我曾应邀回来参加周总理视察新会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今次再来,更深刻地感受到,新会天天新,喜人变化一次比一次大,实现了新气象、新气派、新趋势、新面貌,让我们这些老同志感到特别的振奋和高兴。现在的新会不但经济上去了,文化建设更上了新台阶。”
作为曾与新会干部群众并肩战斗过整整12年并把新会当作第二故乡的老同志,尽管后来离任远赴云南省工作,党向民一直关注着新会的发展。每次收到新会的消息,他都细读详看,对新会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每一件新事,他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党向民真诚地说:“如此巨大的变化,得来的确不容易,使我对新会更增添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文/罗复生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图/新会区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