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廉政论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近期,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从中另有天”有了更深的感受。

一、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以及之后的历练,让习近平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仿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再反思自身,虽然不会再有上山下乡的那种历练,也不会有吃不饱肚子的担忧,但是同样会碰到“苦”的环境、尝到“苦”的滋味,同样需要信念坚定、不移其志,牢固树立起为人民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如此方能够路越走越宽、志越磨越明。

二、积累是成就的基石

“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坐下来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青年习近平即便在插队期间,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面前,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成了他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而我们身处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必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一方面刻苦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另一方面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把书本知识中的水分蒸发掉,逐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自己锻炼成党和国家需要的青年干部。

三、实干是成功的关键

志向从来都不是空洞的理论与口号,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激发自身潜能的精神力量。志存高远的追求必须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精神力量的感召作用,才能真正展现实干精神的伟大价值。青年习近平是在梁家河村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实干中践行志向的。

这也足以启发我们青年干部要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把远大目标与真抓实干结合起来,把统筹大局与抓细抓小结合起来,立足平凡的岗位,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新会区纪委监委宣传教育室 姚兼辉